云南省关于抓好2020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

云南省关于抓好2020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州、市农业农村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完成之年,抓好粮食生产工作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抓好2020年粮食生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始终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本实验可用于快捷的质量控制检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了“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确保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等指示,为我们抓好粮食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要进一步深化对抓好粮食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把筑牢粮食安全作为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守住底线、防范风险的首要任务。要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2020年保供给、保稳定、保小康的重点任务,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为全面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作出新贡献。
二、全面持续稳定粮食生产
各地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三稳”要求,始终坚持三个“稳”字不动摇,努力实现今年各州(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基本稳定的发展目标,确保全面持续稳定粮食生产。一是稳政策。要继续施行好耕地地力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农作物保险、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二是稳面积。要保持全省各地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最重要的是确保水稻、玉米、马铃薯、麦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面积稳定。三是稳产量。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上,形变强化也是金属材料的1种有效强化手段要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加大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稳定粮食增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扎扎实实坐牢粮食稳产增产。
三、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加快推进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稳定提升粮食产能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保障。各地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展开稀土督查 回头看 粮食生产功能区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省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产能更加巩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稳定提高。
四、稳步优化粮食生产结构
各地要在粮食总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稳步调整优化水稻、玉米、马铃薯、麦类等主要粮食作物结构和生产布局,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效益。水稻,着力恢复“九湖两江”流域水稻发展,大力推广“水稻+”绿色生产模式,扩大优质稻种植。玉米,着力发挥玉米粮经饲三元功能属性,稳步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引导扩大鲜食玉米和青储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巩固马铃薯传统产区,着力建设文山等地早春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加快建设优质种薯繁育基地,着力把丽江等滇西北地区打造成优质种薯繁殖基地。麦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大麦耐瘠耐旱的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大麦;稳定发展高海拔地区青稞种植,切实保障藏区生活所需。鼓励发展豆类作物和特色杂粮。
五、大力推广科技增粮技术
各地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结合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围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工及高产、高效,大力推广科技增粮措施。聚焦主要粮食作物,提高育种创新能力,促进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良种推广,集成推广科技增粮技术,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优先选择“九湖两江”流域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地方积极性高的县(市、区),建设水稻等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为粮食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积极推广玉米大豆间套种模式,加强边疆大豆试验示范工作。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推进行动,持续提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1个百分点以上。
内容分页:
【1】
【2】
银川工作服定做建瓯工作服定做
河南定制工作服